长勺之战的经过简介

长勺之战的经过简介

长勺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,齐鲁两国发生的一次交战,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,以弱胜强案例的典型。

长勺之战

长勺之战

在春秋时期,虽然各个诸侯国表面上尊敬周天子,但是各国都是野心勃勃,想要自己统一天下,在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下,齐国迅速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。

公元前686年,齐国国内发生内乱公子小白即位,就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公子纠逃到鲁国,鲁王公开支持公子纠争夺王权,齐桓公原先就对鲁国不满,公元前684年,齐桓公不顾管仲的劝说,执意要攻打鲁国。

鲁庄公得知齐国大军来犯,决定动用国家力量来和齐国抗衡,鲁庄公准备发兵的时候,曹刿自荐想要参与战争。曹刿曾经问过鲁庄公,你凭什么相信自己的部下会为您付出生命,鲁庄公说我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百姓,从不亏待他们,我尊敬神明,都有祭祀他们,我在受理案件的时候一定明察秋毫,给百姓一个交代。曹刿认为他尽到了作为君王的责任,具备了与齐国一战的资格。

两军在长勺展开决战,等到列阵完毕,鲁庄公想要击鼓出击,来个先发制人,曹刿建议鲁庄公严守阵地,以逸待劳,等待击败敌军的关键时期,鲁庄公同意了。齐国军队凭借自己的强大兵力,分外嚣张,士兵们也是急功近利,结果连连三次出击,对鲁国都没有起到什么效果。

这下齐国的军队缺乏战斗经验的弊端就暴露出来,这时候的齐军开始士气低落,曹刿看到这样的情景,下令发动进攻,鲁国军队憋了好久,一听到战鼓声,士气高涨一鼓作气,给敌人重创,齐军哪里想到自己的军队这样的不堪一击,下令撤退,这仗咱不打了。

鲁庄公见时机已经成熟,想要乘胜追击,曹刿先看了敌人撤退时车轮的留下的印子是否整齐,敌军的战旗是不是整齐,再判断齐军真的是逃跑而不是战略撤退半路埋伏后,才同意鲁庄公,鲁国大胜。

齐鲁长勺之战过程介绍

齐鲁长勺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,当时齐桓公公子小白,因为记恨鲁国拥立公子纠当帝王,率领大军进攻。虽然当时双方兵力悬殊,但是鲁国凭借曹刿的计策,在齐军气势衰落的时候大举进攻,出其不意,获得胜利。

齐鲁长勺之战

齐鲁长勺之战

公元前684年,齐桓公在自己地位巩固时候,想要讨伐鲁国,一方面给支持公子纠的鲁国一个教训,一方面想要吞并鲁国。

这鲁庄公也不是吃素的,听说齐国兵力强大,他决定动用全国上下的力量一同抗齐,鲁庄公首先将部队退到易于返工的长勺,他知道正面一定是力量不够的,那么就要抓住对手的各种空档,打他个出奇不备。

齐国的将领都认为鲁国的士兵不堪一击,一开战就展现出了想要速战速决的决心,鲁庄公好歹也是打过仗的,见对手如此嚣张,想要击鼓进军,和齐国打个你死我活。曹刿站出来劝说鲁王。

齐国现在士气高涨,我们现在打过去不是正中下怀,主公您应该稍安勿躁,以静制动,于是鲁庄公命令部下严守阵地,只命令弓箭手远程射箭,齐军像饿狼一样扑过来,但是没起到任何作用,就撤退整顿。

稍事休息后,主将又下令对鲁国展开第二次进攻,还是徒劳而返,两次进攻都颗粒无收的齐国发动了带三次冲锋。这一次鲁国终于有所行动,齐军本以为又是同样的结果,士气低落,没想到楚国那边却声势浩大,士气高昂。齐军连连退让,溃不成军。

鲁庄公见时局对自己有利,下令追击,曹刿则认为齐国是大国,我们要排除他会半路埋伏的可能,于是来到阵前,见齐军战旗倒在一边,车子撤退的痕迹也杂乱无章,断定齐国已是兵败如山倒,才下令追击。

最终鲁国以少胜多战胜齐国。

长勺之战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介绍